心理驿站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德育安全>>心理驿站

正文

    人太闲,是一场灾难!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1-14作者:宁化一中心理室转摘审核:点击:
    附件:

      太闲,则别念窃生;太忙,则真性不显。
      古语有云:少年经不得顺境,中年经不得闲境,老年经不得逆境。
      人,不能过得太闲。
      尤其是对于中年人来说,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,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。
      到了不惑之年,中年不是停滞,而是择优前进。越到中年,越不能闲。
      忙碌,是治愈世间一切心病的良药。


      闲,是福气;太闲,是灾难


      人,适度的闲暇是生活的馈赠,但若过于闲散,则可能演变为一场灾难。《菜根谭》有云:“人生若过于闲适,则杂念乘虚而入。”当我们无事可做时,内心的杂念便如野草般疯长,对亲近之人产生无端猜疑,对朋友关系过度解读,平添诸多烦恼与不满。
      常言道:“无事生非”,生活中的诸多痛苦与埋怨,往往源于过度的闲暇。过度的空闲,非但不能滋养心灵,反而可能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与意志。
      曾有一对恩爱夫妻,多年风雨同舟,虽生活艰辛,却幸福和睦。一日,丈夫意外中得大奖,两人兴奋不已,决定辞去工作,享受悠闲生活。然而,好景不长,闲适的生活并未带来长久的幸福,反而因无聊而生的争执与矛盾,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。这对曾经的恩爱夫妻,因过度闲暇而走向陌路,令人唏嘘。
      古诗《劝民》有云:“不见闲人精力长,但见劳人筋骨实。”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,更是人生的修行。无所事事、游手好闲之人,容易陷入消极与懒惰,滋生不良习性。
      闲则多愁,懒则多病,唯有忙碌,方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与充实。人应有所事事,方能精神饱满,身体强健。适度的忙碌,不仅能够丰富精神世界,还能激发身体潜能,让人在忙碌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与价值。因此,保持适度的忙碌,让生活充满色彩与活力,才是人生的智慧之选。



      人闲则生事,人忙则无事


      沈从文先生曾深刻言道:“于我而言,人生之大敌,莫过于休闲,因其易使人丧失生活之真意。”忙碌的生活如同一股清泉,赋予人无限活力;而懒散,则如同枯藤,让人萎靡不振。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如何度过一日,便映射出如何度过一生。
      投身于忙碌之中,哪有闲暇去感怀伤时?忙碌,实则是治愈自我哀怜的灵丹妙药。那些终日忙碌的人,内心往往充盈着幸福。
      佛光禅师座下,有位名唤大智的弟子,历经二十载游学归来,惊见师父风采依旧,岁月似乎未曾在其身上留下痕迹。大智心中疑惑,询问师父这二十年的生活状态。禅师笑答:“每日讲学、说法、挥毫泼墨,与你游学在外一般,乐在其中。”次日清晨,当弟子们犹在梦乡,禅师已起身诵经、做早课,随后又为弟子们传授佛法。闲暇之余,他仍不忘练习书画,从早到晚,未曾停歇。大智不解,问师父是否觉得辛苦,禅师笑曰:“我每日如此忙碌,哪有时间去变老呢?”
      的确,当生活充满意义,人便会感到充实,身心健康自然随之而来。那些总是忙碌的人,岁月仿佛对他们格外宽容,不愿在其身上留下痕迹。
      古人云:“人闲是非多,百忙解千愁。”忙碌,是一种难得的幸福,它让人无暇品味苦痛;奔波,则是一种纯粹的快乐,让人真切地感受生活的温度。
      严歌苓,即便年届六十,仍是空中飞行的常客,每日笔耕六小时,每隔一日便畅游千米,至今仍保持着曼妙的身姿。齐白石,一生勤勉不息,七十高龄仍坚持每日作画。袁隆平,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,八十九岁高龄仍穿梭于田间地头,他笑称,是杂交水稻让他忘却了岁月的流逝。
      人若过于闲适,便易陷入无所事事之中,杂念丛生。这世间,恐怕没有比终日躺卧、凝视电视屏幕数小时更易催人老去的行为了。忙碌,才是治愈心灵创伤的最佳良方。



      人忙心不忙,心闲人不闲


      大师曾睿智地指出:“忙碌,亦是一种修行之道。过度的闲暇,反而易使人陷入妄想之中。真正的境界在于,人虽忙碌,心却宁静安详。
      面对同样的忙碌,有人手忙脚乱,而智者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。他们懂得,在生活的洪流中,保持一颗平常心,方能在忙碌中寻得自在与洒脱。
      世人常抱怨工作的繁重与艰辛,但若将这份忙碌视为重负,生活便失去了色彩。反之,若能以兴趣为舟,激情为帆,工作便成了一种享受,人生亦将焕然一新。
      石油巨头洛克菲勒,便是这样的智者。他深情回忆道:“我的第一份工作,虽始于黎明前的黑暗,办公室灯光昏黄,但我从未厌倦。我对工作的热爱,近乎痴迷,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。”他深知:“我之所以从未失业,并非运气使然,而是源于对工作的深深热爱。若视工作为乐,人生便是天堂;若视之为苦役,人生则沦为地狱。”
      忙碌,是内心的喜悦,是发心的体现,是成长的阶梯,也是心灵的归宿。在忙碌中,我们得以领悟生命的真谛,工作的价值;忙碌让我们收获知识,结识挚友,广结善缘。
      然而,在忙碌之余,我们也应懂得生活的艺术,适时放慢脚步,去欣赏那些被忽略的风景。世间太多人,为了名利奔波至心力交瘁,而生活的智者,则懂得在忙碌的间隙,留一份宁静给自己,让心灵得以休憩,静观花开花落,笑对云卷云舒。
      如此,方能在尘世的喧嚣中,保持一颗闲静淡泊之心,让生命之河在细浪淘洗中更加清澈,让生活成为一首悠扬的诗,一幅动人的画。

      人生太闲,则别念窃生;太忙,则真性不现。

      闲是一种对生命的修复,忙是一种对生命的释放;闲能让生命更加充实,忙能让生命更有意义。

     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握好生命的节奏,走出生命美妙的乐章!

      认同国学君观点的家人,请您点个“在看”,让我们一起忙起来!并分享给更多的朋友,呼吁更多人加入其中吧!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